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癌症预防与及早探测辅导服务
推行机构:香港防癌会
受惠人数:3,680参与人次
此计划旨在提高公众对预防和及早发现癌症的意识,特别针对高风险的弱势社群,例如经常接触油烟的家庭主妇、餐饮业从业员、低收入家庭等。同时,为参加者就制定预防癌症计划提供建议,并转介高危人士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或进行筛查。
服务包括:公众教育活动、癌症风险自我评估问卷、由资深护士提供个人化健康建议和辅导等。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无喉者及喉癌康復者自助组织
推行机构:香港新声会
受惠人数:22,066参与人次
此计划为无喉者及喉癌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提供协助,鼓励病人和照顾者发挥自助互助精神,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计划亦会倡导患者权益,并唤起公众对无喉者及喉癌康复者需要的认识。
服务包括:医院及家居探访、无喉者复声研究班、地区及互助支持小组、迎新会,以及其他支持服务,例如公众教育、康乐及健康活动、集体购买医疗器材及借用设备等。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护 “您” 心瓣计划
推行机构:关心您的心
受惠人数: 3,441参与人次
新地连续第二年资助此计划,为心瓣心脏病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准确的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以消除对疾病的误解,防止不适当地延误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同时,计划也鼓励病人之间的互助和自助,以解决与疾病有关的心理社会问题,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小区。
服务包括:手术前和手术后讲解、健康讲座、复康活动、热线服务、互助小组及照顾者急救工作坊。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认知障碍症早期检测服务
推行机构:香港认知障碍症协会
受惠人数: 5,610参与人次
此计划为记忆丧失或轻度认知障碍 (MCI) 患者提供早期检测服务。透过职业治疗师和社工的全面认知评估,识别出患有MCI或早期痴呆症的高风险人士,再转介他们接受进一步的医疗评估和检查,并提供认知训练和支持小组,增强他们的认知功能,同时减轻照顾者的压力。
计划亦举办有关脑部健康、预防和管理认知障碍症早期症状的小区教育活动,以提高大众对认知障碍症患者的认识和接受度。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管好你心,胃癌要查真”基层家庭免费医疗服务
推行机构:香港明爱
受惠人数:192参与人次
为40-60岁的基层人士作心血管疾病及胃癌的早期检测,并为合资格的参加者提供免费身体检查及医疗报告讲解服务。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I.C.F中风復康计划
推行機構:香港復康會
受惠人数:979参与人次
中风患者及照顾者从医院回到小区的过程中,本计划将提供全面和一站式康复服务,并加强年轻中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服务包括:个案管理服务、个别辅导、就业支援、独立生活训练、照顾者教育和社会心理支援,以及朋辈支援训练和服务。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护“您”心瓣计划
推行机构:关心您的心
受惠人数:3,741参与人次
心瓣膜病是一种复发率高的长期病患,有致命危险。本计划将为心瓣心脏病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准确的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及消除对疾病的误解以防止不适当地延误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计划亦提倡病人的互助和自助精神,以解决与疾病有关的心理社会问题,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服务包括:手术前和手术后讲解、健康讲座、复康活动、热线服务、互助小组及照顾者急救工作坊。
新地资优科学创意发展计划 (第三期)
推行机构:香港小童群益会
受惠人数:360人 (自2015年推行至今)
新地自2016年起资助推行 “新地资优科学创意发展计划”,为就读小三至中二的基层资优儿童,免费提供为期一年的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课程,藉以激发他们对STEM的兴趣及技能,发挥他们的潜能,从中亦令他们的情绪更稳定。第三期计划将加入海洋生态学及机械工程学元素,让同学可以涉猎不同范畴的内容,广阔视野。
新地雨后彩虹计划
策划机构: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推行机构:浸信会爱羣社会服务处、和谐之家、香港单亲协会、香港公教婚姻辅导会
受惠人数:逾620人 (自2017年推行至今)
新地于2017年起赞助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策划统筹 “新地雨后彩虹计划”,并由4间经验丰富的非政府机构为18岁以下,过去两年内身处家庭逆境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治疗服务,包括个案面谈、小组辅导、游戏、艺术及叙事治疗等,帮助他们纾缓心理压力,表达情绪,和重建信心面对未来。
新地 “艺 x 述” 表达艺术 x 青少年情绪导航计划
推行机构:成长希望基金会
受惠人数:逾330名中学生及超过2,000人参与相关教育活动
新地第二年资助此计划,期望透过教育讲座、体验工作坊及治疗小组,让中学生以艺术方式表达情绪,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及抗逆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及人际关系。
新地童在起跑线
推行机构:启爱共融基金
受惠人数:40人
协助基层儿童及早装备自己,掌握基本自理及沟通能力;并为儿童家长提供工作坊,提升她们与子女沟通技巧及提升照顾儿童的能力。
新地单车学院 x 奥梦体适能训练计划
推行机构:奥梦成真
受惠人数:400名新地单车学院学员及逾2,000名中学生可参与相关之教育讲座
由一众已退役或准备退役的香港运动员所组成的教练团队,为新地单车学院学员提供体适能测试及训练,提升青年的体能及抗逆力,并为中学生安排相关教育讲座,增加中学生对单车运动的兴趣及相关体格要求的认识。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起动计划 – 支持热锅上的孩子
推行机构:循道卫理观塘社会服务处
受惠人数:700人
培育基层儿童(对象为3至14岁)获得身、心、社、灵的全人发展,并透过才艺及学习支持活动,启发其潜能和学习能力,另有师友计划和正向成长活动,帮助他们建立正向的人生态度。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凝” 相 – 支持青少年情绪健康计划
推行机构:生命热线
受惠人数:逾4,000人
透过摄影治疗服务,包括小组训练、个别辅导、义工支持及小区活动,让青少年通过摄影表达内心感受,推动其情绪健康。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青年新领域 – 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
推行机构:香港神托会
受惠人数:980人
透过个案跟进、家庭支持、热线服务及小区教育等方式,协助思觉失调或情绪受困扰的青少年及早得到适切支持,促进康复并减低因延迟就诊而对生活、学习、社交及成长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同时提升各界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认识,减少歧视。
新地资优科学创意发展计划及新地生活工程师计划
推行机构﹕ | 香港小童群益会 |
受惠人数﹕ | 逾600人(自2016年推行至今) |
不少基层家庭碍于经济因素,即使子女对科学、工程等有潜力及兴趣,也没有多余金钱让孩子参与课堂以外的活动,可能随时埋没孩子的天份,更令孩子出现情绪困扰问题。
新地自2016年起资助推行“新地资优科学创意发展计划”(STEM),为就读小三至中二、生活于低收入家庭的资优儿童,提供免费参与STEM增益课程,例如思维技巧、地球科学、机械工程、航天科学、山艺等,并会举办不同的STEM体验日,发掘他们在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范畴的潜能,提升思考能力和激发创意,从中也令他们的情绪更稳定。
“新地生活工程师计划”进一步结合科学思维元素和基本STEM知识指导,培养资优儿童的创造力,及面对问题时应有的态度和技能,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发挥创意,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通过创意和自身技能改善生活环境。
新地雨后彩虹计划
策划机构﹕ |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
推行机构﹕ |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和谐之家、香港公教婚姻辅导会、救世军 |
受惠人数﹕ | 逾500人(自2017年推行至今) |
香港有不少儿童正面对父母离异(分居或离婚 )、家庭暴力、丧亲或其他家庭巨变。这些不稳定的家庭因素往往为孩子带来许多不安、负面情绪和压力,甚至创伤,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交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为回应这方面的需要,新地於2017年起赞助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策划统筹“新地雨后彩虹计划”,并由4间经验丰富的非政府机构为身处家庭逆境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治疗服务,包括个案面谈、小组辅导、游戏、艺术及叙事治疗等,帮助他们纾缓心理压力,表达情绪,和重建信心面对未来。
新地“艺 x 述”表达艺术治疗计划
推行机构﹕成长希望基金会
通过一系列到校拓展工作坊,协助需要情绪辅导的中学生提升情绪管理及抗压能力。
“饰家.建家”乡郊基层儿童支援计划
推行机构﹕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
通过举办不同活动,让儿童接触新事物,丰富其生活经历及保持乐观,并鼓励家长与孩子建立优质的相处时间,促进亲子关系。同时,联系社区人士成为“爱家大使”,为受助的家庭装点家居,改善学童学习生活环境及开阔其社区网络。
香港公益金旗下慈善机构推行计划
童拾曙光 – 危机及离异家庭儿童介入计划
乐学现才华
推行机构﹕循道卫理观塘社会服务处
透过密集式训练、品格培育及兴趣小组等,提升学障儿童的整体发展能力并发掘才华,让其建立愉快的童年生活,同时通过实务技巧工作坊,情绪支持及辅导等,协助父母培育正面亲子关系。
青年新领域 – 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
推行机构﹕香港神托会
协助思觉失调或情绪受困的青少年及时获得适当的支持,促进康复并降低因延迟就诊而对生活、学习、社交及成长造成影响,同时提升各界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认识,减少歧视。